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充分利用北京夏季奥运会遗产和善于“借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北京冬奥会节俭办奥的两大特点。据介绍,北京冬奥建设从规划布局就将“节俭”贯穿其中,不搞大拆大建,力求简约精彩。例如,国家速滑馆利用了2008年奥运会曲棍球、射箭临时场馆用地;滑雪大跳台利用了首钢老工业遗存的设施;延庆赛区没有将赛区原有村落拆迁,而是提升改造为服务冰雪运动的特色山村。北京赛区承担北京冬奥会全部冰上比赛项目,但北京赛区仅新建了“空白”项目场馆国家速滑馆和首钢滑雪大跳台,其他竞赛场馆全部利用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
日前,光明网记者专访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主席杨扬,她介绍北京的水立方变成冰立方,体现了节俭办奥运,北京冬奥会率先实践节俭办赛理念也给全世界做出了榜样。“借用”场馆,赛时服务冬奥,赛后继续服务城市民生和发展是北京节俭办奥的另一创新。
据了解,北京冬奥村赛时将接待约2300多名运动员,赛后将作为北京人才公租房面向社会服务民生;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同样“借用”了建设中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赛时完成部分建设,为全世界预计15000名记者和转播人员服务,赛后将继续建设,最终实现会展功能。
此外,通过建设、改造,北京赛区所有竞赛场馆还都实现了冬季和夏季场地互换功能,提升场馆经营能力、运行活力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北京方案”。其中,国家游泳中心用了近2年时间,2019年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水冰场馆的转换;五棵松体育馆高水平地实现了6小时“冰篮转换”,也就是说前一天晚上五棵松还在举办CBA联赛,第二天就可以变成冰球赛的赛场。且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场馆全部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筹备赛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服务“三亿人上冰雪”。(光明网记者 钟蕾蕾 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