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团中央提交《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提案》,就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塑造青少年价值观,激励广大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这一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命题,提出一系列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接受专访时表示,要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浸润人心,走进青少年,就必须从传统文化的特性和历史经验入手,要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传统美德传承体系。
杨朝明认为,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每位教师都应该具备传统文化素养,谙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体现出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涵养。与此同时,古人云,“父在观其志”“养不教,父之过”,这其实强调了父母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意义。杨朝明表示,“学校虽然是教育主场,但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缺失,三者应相辅相成。”(记者: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