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在接受采访时,回顾了自己扎根社区33年的工作历程,分享了从传统警务模式到新型治理模式的转变心得。
深耕基层:从“治安防范”到“民生警务”
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杨蓉始终坚守在金刚里社区一线。她回忆道:“最初的社区警务是‘家家搞治安,人人重防范’的传统模式,更多聚焦于治安管理。”随着时代发展,她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向“民生就是警务,群众就是亲人”的服务理念,通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搭建警民连心桥。例如,她推动老旧社区改造,将金刚里社区转变为街面整洁、邻里和谐的“平安样板”。
模式升级:专业机制与大数据赋能社区治理
近年来,杨蓉探索出“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社区警务模式。她首创“掌上警务室”微信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收集民意、提供便民服务,实现群众诉求“线上直达”。同时,她积极参与基层立法实践,推动《山西省体育发展条例(草案)》等法规意见征询,将社区治理经验融入法治建设。
平安创建:凝聚群众力量共筑安全防线
“无论模式如何转变,核心始终是服务群众、团结群众。”杨蓉强调,平安社区建设需依靠群众共同参与。她通过组织志愿巡逻队、协调多方资源化解矛盾纠纷,她提出:“小平安积累大平安,只有每个社区安全稳定,才能筑牢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从民警“小杨”到全国人大代表,杨蓉用33年诠释了“扎根一线、服务为民”的初心。她表示:“人大代表不仅要传递民声,更要通过扎实调研推动问题解决,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生根发芽。”(记者 张晓荣 董腾飞)